工资的计提发放和结转
一、计提工资
计提工资的步骤主要包括:
1、确认应发工资额;
2、根据会计准则,计算计提工资额;
3、编制计提工资的账务凭证,并进行记账;
4、统计费用汇总表.
二、工资发放
工资发放的步骤主要包括:
1、编制工资发放凭证,进行记账;
2、结转上一期未发放的工资;
3、向员工发放工资;
4、记录职工劳动报酬支出汇总.
最后,应定期对计提工资和发放情况进行检查核实,确保计提工资和发放情况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计提的工资发完后,工资还未分配到有关成本费用项目,应当转入结转工资,计入当月成本费用,而结转工资是指把当月发放的工资分配到有关成本费用项目里,直接影响当期利润和亏损.
不包括税费等简单的分录是:
发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现金)
结转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月末结转本年利润时: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工资薪金为什么一定要计提
按照会计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当月发生的用工费用要计入企业当月成本,但是由于发放方式的不同,出现了工资薪金是否需要计提这一相关问题.
若企业工资的发放方式是当月工资,当月发放,那么,按照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当月发生,当月入账,工资薪金费用则不需要计提,而是在月底直接分配.
若企业的工资发放方式是采取本月工资,下月发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发工资"形式,这样,就造成了工资计算与发放的滞后性.造成这一相关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每月必须等到该月结束后才能完整根据每位员工的考勤、绩效进行工资计算.
所以,为了满足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就需要参考企业工资薪金的历史情况预估当月工资的发生数,进行计提并入账.
以上详细介绍了工资的计提发放和结转是怎样的,也介绍了工资薪金为什么一定要计提.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工资的计提发放和结转具体的操作方法应如本文所讲,工资薪金是需要及时的进行计提的,之所以进行计提是按照会计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来操作的.